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,是指胎龄在28周与37周之间出生的活产婴儿。因胎龄不足,体质量轻,各脏器功能发育不够完善,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,免疫力低,严重威胁早产儿的生命。是否能够存活以及预后与护理工作密不可分,以下介绍护理工作的七大注意事项:
1.室内环境 应保持在24~26℃的早产儿室内温度,晨间护理时,提高到27~28℃的温度,保持在55%~65%的相对湿度。在进入病史前,工作人员应更换清洁工作服、鞋、并洗手,确保病室的干净、清洁、整齐、舒适、安全的事宜环境。
2.保暖方法 根据其体质量与病情,给予不同的保暖方法,采取不同的保暖措施,一般体重<2KG,应置于婴儿培养箱的保暖鸟巢进行保暖控温,根据体重控制箱温,维持体温在36.5~37℃。头部面积散热量大,应戴绒布帽,以降低耗氧和散热量;各种操作应集中,并在远红外辐射床保暖下进行。没有条件者,采取简易保暖方法,放入无培养箱的保暖鸟巢。每日测体温6次,注意体温的变化,如发现异常,及时通知医生。
3.合理喂养
(1)开奶时间:出生体重>1.5KG而无青紫的患儿,可于出生后2~4小时喂10%葡萄糖水2ml/KG,无呕吐者,可在6~8小时喂乳。出生体重<1.5KG或伴有青紫者,可适当延迟喂养时间。
(2)喂奶量:喂乳量根据消化及吸收能力而定,以不发生胃内潴留及呕吐为原则。胎龄越小,体重越低,每次喂乳量越少,喂奶间隔越短,并且根据喂奶后有无腹胀、呕吐、胃内残留(管饲喂养)及体重增长情况调整(理想者每日增长10~15G)。
(3)喂养方式:早产儿消化、吸收能力较差,生长发育需营养物质多,最好用母乳喂养,无法母乳以早产婴配方奶为宜。早产儿肾排酸能力差,牛乳中蛋白质和酪蛋白比例均高,可使内源性氢离子增加,超过肾小管的排泄能力,引起晚期代谢性酸中毒。
(4)喂养方法:有吸吮无力及吞咽功能不良者,可用滴管或鼻饲喂养,必要时,静脉补充高营养液。喂养后,患儿宜取右侧卧位,并注意观察有无青紫、溢乳和呕吐的现象发生。
(5)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,每日晨起空腹测体重一次,并记录,以便分析、调整营养的补充。
4.维持有效呼吸 早产儿呼吸中枢不健全,易发生缺氧和呼吸暂停。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(常用浓度30%~40%),经皮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5%~93%,吸氧时间不宜过长,防止发生氧中毒。
5.预防出血 新生儿和早产儿易缺乏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,出生后应补充维生素K,肌内注射维生素K1,连用3日,预防出血症。
6.预防感染 早产儿免疫功能不健全,应加强口腔、皮肤及脐部的护理,脐部未脱落者,可采用分段沐浴,沐浴后,用安尔碘或2.5%碘酊和75%乙醇消毒局部皮肤,保持脐部皮肤清洁、干燥。每日口腔护理1~2次。制定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,工作人员接触患儿时,接触前、后均应洗手。严禁非本室人员入内,确保空气及仪器、物品洁净,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。
7.密切观察 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。
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、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、医护人员的重视,早产儿平安度过危险期与存活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