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 新闻资讯  > 行业资讯 
发布时间: 2018-02-26 18:37:00 来源:本站原创 浏览数:1646

本期的主人公邹展平,海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二科主任、医务科科长。作为一名党员,今年45岁的她已经在精神科工作了23年,“不要以为精神科有多神秘,要用平常心看待精神障碍者。

对患者多一份体谅和包容

走进海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二科病区,有人聚在活动室里聊天,有人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听音乐,也有人闲适地抬头望着天。几乎每天,邹展平都会穿梭于这样的环境中。

去年的最后一天,邹展平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下了一句话:“再见了精神三科,曾经女人堆里的女汉子,明天开始做男人堆里的小女人。”

从精神三科转到精神二科后,邹展平接手了一名男性患者,让她印象深刻的老华(化名)。

老华住院已有十年了,平日里的他很和气,见到医生、护工总是面带微笑。护工们说,谁对他好,他都记得,“陪他玩纸牌,他总是赢的那一个。”

可就是这么一个50多岁的大男人,有一天却埋在护士长的怀抱里像个孩子。护士长在老华背上有节奏地拍打,这也拍在了邹展平的心头。

老华在病情不稳定情况下会有些不好的行为。“面对患者病情发作,作为精神科医生,首先不能退缩,而且要有耐心,想方设法去帮助患者缓解病情。”邹展平说,要对患者多一份体谅、多一份包容,尤其是医护人员,更应该理解他们、关心他们、尊重他们。

从不后悔做一名精神科医生

与精神障碍者打交道久了,邹展平对他们有了更深的认识。对待这些患者,除了冰冷的器械和药物,更需要一颗温暖的心。

邹展平于1995年进入市第四人民医院,直到2008年,她一直都是医院里唯一的精神科女医生。刚接触这个工作时,为了不让别人“另眼相待”,邹展平甚至都不太愿意承认自己的职业,直到那一天……

“有一次,极悦注册医院接收了一名从外地送来的急诊患者。”邹展平回忆道,患者送来时,医院已经没有床位了。

当时,邹展平想着,既然患者到了医院,就要对他负责,于是费尽心思给他调剂床位。后来,有其他患者找邹展平看病,那人指了指墙上挂着的锦旗说:“还记得你曾经接收过的那名病人吗?我就是他介绍来的。”

医病人的心,也医自己的心。在与患者相处的点点滴滴中,邹展平变得更加宽容、更有耐心。“有时候,病人情绪不稳定,吃药、吃饭都要哄着来,和孩子一样。”邹展平说。

在成为精神科医生的23年里,细细观察患者是邹展平诊疗的重要环节。手发抖、吃饭慢、行动迟缓等,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成为患者病情发生变化的关键。

“我从来没有后悔做一名精神科医生,并且我庆幸自己是一名精神科医生,我学到了很多。”当邹展平讲出这句话的时候,她无比坚定。

努力帮助精神障碍者回归社会

“给精神障碍者看病,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。他们中有很多人非常缺乏安全感,在刚入院接受治疗时常常不愿意向医生敞开心扉。”邹展平说,针对这种情况,她一般会换位思考,不断揣摩患者的思维,不知不觉中时间过去很久。

目前由邹展平负责的患者有36人,每周再减去两天的门诊时间,使得用在患者诊疗上的时间很紧张。于是,只要是上班期间,她每天总是比别人多工作3小时,把中午加班也当成了习惯。

“一个月里,很少能够按时下班。”邹展平说,有些患者从外地赶来,很不容易,“没有限号,看完当天最后一名病人,我回家才能安心睡觉。”

记者了解到,邹展平还是一名医疗志愿者,每年都积极参与基层义诊、健康讲座等志愿活动。坐诊、查房、义诊、讲课……23年来,她的生活被工作填满。每次回家晚了遇上熟人,总有人打趣说:“劳模回来啦。”

记者采访邹展平这天,是她难得的一个单休。通常,她会把闲暇时光用在图书馆。

“极悦注册有一个小团体,经常组织读书会、分享会,大家来图书馆探讨心理学、精神疾病等方面的话题。”已有丰富从医经验的邹展平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,时刻孜孜不倦地获取新知识,以此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,尽最大可能帮助精神障碍者回归社会。


---转载自(邹展平:坚守医生岗位23年 帮助精神障碍者回归社会)。
  防褥疮床垫  |   产品中心  |   视频中心  |   新闻资讯  |   合作项目  |   荣誉资质  |   品牌诠释  |   关于极悦注册  |   联系极悦注册  |


在线
客服
在线客服